泰州拼团购房154群(140)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58人申请入群

房企规模战硝烟正酣 高管离职潮暗流涌动

发布时间: 2018-06-11 15:30:39

来源: 凤凰网

分类: 行业动态

5806次浏览


用加速扩张换取规模和利润,在战火硝烟的地产圈,不少房企都跑出了前进路上的加速度。与此同时,人才频繁流动,尤其是高管的职业周期不断缩短,也成为这个行业的另一个现实。

2018年以来,据凤凰网房产统计,截至5月30日已有80多位高管相继辞职,从传统强队碧桂园、万科、龙湖地产到后起之秀中梁地产等都有涉及。高管离职,除一部分退休之外,大多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但个中真实原因错综复杂,只有深扒下去,才能窥探一二。

罗俊们的选择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力超群的明星高管,俨然成为房企间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两年内“被猎”三次的金融才子罗俊便是一大典型。

罗俊行事一向以低调著称,各大网站上几乎很难搜索到他的资料,若不是两年内三次履新,相信他根本不会走进公众视野。

2003年10月,他加入首创置业耕耘十余载,曾任财务部总经理、公司副总裁,期间借助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为首创置业的融资立下汗马功劳。

2016年9月,泰禾公司挖角罗俊,任命他为泰禾投资董事,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泰禾是一家高速扩张的房企,罗俊任职周期约一年零三个月,期间,泰禾不断发行私募债、中票、永续中票,并第一次获得国际评级,获得美元债发行审批,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2017年11月,正式将IPO列入上市进程的温州(楼盘)地产“黑马”中梁地产招入罗俊,主要负责帮助中梁开拓IPO业务,进军资本市场,然而仅加入4个月便宣告辞职;据悉,罗俊的前任游德锋同样干了几个月就选择离职。

地产高管流转“朋友圈”中,熟稔资本运作的CFO是这个市场的“香饽饽”。在罗俊决定下一家名单的100天前,禹洲地产CFO许进业以寻求个人发展为名也选择了离开。

许进业的下家是华南城,无独有偶,华南城前CFO以同样的原因告别了这家公司。许进业曾经在2007年至2015年一直在华南城工作,找回这样对公司业务熟悉的高管可能再合适不过。无论对许抑或华南城,都能以相对轻松的心态及熟悉的方式去交流。

作为许进业的上家,禹洲地产则提出2020年达到千亿规模的任务目标,在财务支持上,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希望公司能做到追求利润、追求规模,但也追求负债比例可控。

“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少吃草”并非地产神话,但是在实现这种目标下的CFO们必须始终保持步履匆匆。

“拳打融信,脚踢首开”,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中梁地产或成为行业跑得最快的一匹黑马。同比2016年销售额提升了124%至758亿元。可以说,如果这次成功赴港上市,公司的前景将会一片大好。

在更高的预期下,公司从下至上都弥漫“金钱”的味道。这种氛围下“5+2”“白+黑”甚至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强度也不足为奇。而“罗俊们”也许并不能适应。

这也就并不奇怪,罗俊“押注”了在业内有“高稳定性”公司之称的中南置地。近两年来中南已经吸引了近30位来自第一梯队房企的高管加入,且至今基本无人离职。

虽然中南置地也将千亿放在了公司定的日程之中,不过从现金短债比和长短期债务比这两个指标来看,中南置地负债结构还算健康,现金短债比为2.3,现金完全能够覆盖短期负债,长短期债务比为7.2,企业负债未来还有充分的腾挪空间。罗俊的压力应该不会很大。

两难问题

有的房企希望以更快地速度和更大的规模站稳行业脚跟,也有企业因为在地产业务的徘徊引发高管离走。

今年3月,龙湖地产发布公告称,龙湖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亚军由于个人原因决定离开龙湖,原战略团队向CEO邵明晓汇报工作。

其实,这只是龙湖高管离职的一个缩影。近1年来,龙湖内部早已悄然上演了高管集体出逃的”大戏“。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龙湖前副总裁袁春、副总裁颜建国、上海(楼盘)公司总经理张泽林、南京(楼盘)公司总经理李宏耕、苏州(楼盘)公司总经理李刚等5名大将相继离职。此前,龙湖上海公司更是全部换血,从总经理到各个业务条线老总全数在主动和被动中离职。

龙湖离职潮和掌门人“缺席”不无直接关系。龙湖地产的董事长吴亚军在过去8个月里,一直深居在美国,就算偶尔回国,最近的去处也只是香港,从未现身内地,更不在龙湖的身边。直至近日,她才首次在内地亮相,在媒体面前为龙湖的长租业务发声,不过并非地产业务。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龙湖的发展重点并非外延式扩张,而是在对内的权力重新梳理上。其实当吴亚军将权利的指挥棒“转交”到邵明晓手中,动刀整顿便成为必然。

一位龙湖中层管理者说,“龙湖采用了双向汇报制,每个事项都要经过职能总和项目总两条线,二者共同决策。在龙湖,想做一件事你要给所有领导讲一遍,大家都要同意,才能去做。这能减少犯错率,责任共担,但也导致龙湖的决策效率太低。”

与龙湖的收权式发展不同,招商蛇口在放权,在2017年的业绩会上,招商蛇口总经理许永军将2018年定位为招商蛇口的改革年,“从4月开始,将权力下放到区域,其中50%投资比重将放到区域自主。”许永军当时表示。

不过重组上市之后,未从事过房地产开发的许永军担任招商蛇口总经理,开始谋划新公司的转型之路,将自身定位为“城市及园区综合开发和运营,确立了园区开发与运营、社区开发与运营、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三大业务版图。”虽然地产开发业务依然是集团营收重心,但是嗅到一些变化气味的高管还是选择离开。

凤凰网房产了解到,招商蛇口副董事长杨天平近期已离职,与杨天平一同离职的还有招商蛇口华南区域总经理箫睿、华中区域总经理梁会军。

从龙湖来看:一方面是集团对于地区、项目、乃至拿地的强管控;另一方面又要在高业绩压力之下,加速前行。当理想和现实站在对立面,产生无限碰撞时,职业经理人无疑于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导致很多职业经理人“知难而退”,最终离任。

招商蛇口在业务求变的节点时间也难免涉及人事变动,虽然这无关权力的收放,却是转型中的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尤其在行业竞争加剧之下,换思想寻求突破可以理解,但如果是高管大洗牌,企业能否保持持续领先的竞争地位,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责任编辑: yemingzhe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